超低分子量蛋白電泳試劑盒(貨號:RTD6120)
● 產品組成:
組分貨號
|
組分
|
名稱
|
規(guī)格
|
貯存
|
運輸
|
RTD6120-01
|
組分1
|
2×多肽電泳濃縮膠緩沖液
|
15 ml
|
4℃
|
常溫
|
RTD6120-02
|
組分2
|
2×多肽電泳分離膠緩沖液
|
30 ml
|
4℃
|
常溫
|
RTD6120-03
|
組分3
|
2×PAA溶液 超低濃縮膠用
|
15 ml
|
4℃
|
常溫
|
RTD6120-04
|
組分4
|
2×PAA溶液 超低分離膠用
|
30 ml
|
4℃
|
常溫
|
AP020P
|
組分5
|
10% APS(干粉)
|
5 ml
|
常溫
|
常溫
|
TA0761-01
|
組分6
|
TEMED
|
0.5 ml
|
常溫
|
常溫
|
CB010P
|
組分7
|
10×Tricine-Tris-SDS緩沖液(10×TTS)
|
500 ml(干粉)
|
常溫
|
常溫
|
TP050
|
組分8
|
2×Tricine 上樣緩沖液(含還原劑)
|
1 ml
|
-20℃
|
常溫
|
RTD6202-02
|
組分9
|
FastBlue蛋白染色液
|
500 ml
|
常溫
|
常溫
|
● 產品簡介:
本試劑盒含有超低分子量蛋白電泳(多肽電泳)全套試劑,可以用來檢測1-20kd的多肽大小。本試劑盒可配制至少10塊常規(guī)大小的PAGE膠(8×10cm)。具有以下特點:
1 適用范圍廣:2×多肽電泳緩沖液和2×PAA溶液中不含有SDS,適用于多肽的變性和非變性電泳。
2 分辨率高:凝膠緩沖液獨特配方,可以有效分離1-5kD多肽。
3 穩(wěn)定性高:凝膠緩沖液pH為中性,存放時間長。
4 使用方便:配制凝膠時只需1:1混合2×凝膠緩沖液和2×PAA溶液,加上APS和TEMED即可配制凝膠。
● 貯存和效期:
按照標簽溫度貯存;開封后有效期一年。
● 使用說明:
一. 10% APS配制:
10% APS配制-5 ml:將APS干粉溶于5 ml滅菌水中,徹底溶解后分裝,1 ml/支,-20℃?zhèn)浯?,每次取一管使用?0% APS應盡量減少常溫存放時間,以防失效。10%APS在4℃有效期為一周,-20℃有效期6個月。若發(fā)現凝膠聚合時間延長,應考慮更換使用-20度保存的10% APS。
二. 制膠:
I 配制分離膠
1.按照表一將不同體積的成分加入到小燒杯或離心管中混合;立即混勻5-10秒,以使溶液充分混勻。
表一 (一塊1 mm mini膠用量)*
|
分離膠
|
濃縮膠
|
|
18%T /5 ml
|
5%T /2 ml
|
2×多肽電泳濃縮膠緩沖液
|
/
|
1 ml
|
2×多肽電泳分離膠緩沖液
|
2.5 ml
|
/
|
2×PAA溶液 超低濃縮膠用
|
/
|
1 ml
|
2×PAA溶液 超低分離膠用
|
2.5 ml
|
/
|
10%APS
|
25-50 μl**
|
20-30 μl
|
TEMED
|
2.5-5 μl
|
2 μl
|
注: * 如非必須,不要使用厚度1.5mm的凝膠,盡量使用厚度0.75m和1mm的凝膠,這樣會減少電泳后染色和脫色的時間。
** 凝膠的聚合時間與環(huán)境溫度有關。夏天溫度較高時,聚合較快;冬天氣溫低時,聚合時間會延長??梢愿鶕矶臉藴蕳l件調節(jié)催化劑的加入量。
表二 超低凝膠制備凝固時間表
環(huán)境溫度
|
20℃
|
25℃
|
|
分離膠配制
|
濃縮膠配制
|
分離膠配制
|
濃縮膠配制
|
分離膠配制量
|
5 ml
|
-
|
5 ml
|
-
|
濃縮膠配制量
|
-
|
2 ml
|
-
|
2 ml
|
10%APS
|
50 μl
|
20 μl
|
25 μl
|
20 μl
|
TEMED
|
5 μl
|
2 μl
|
2.5 μl
|
2 μl
|
凝固時間
|
5-10 分鐘
|
20-30 分鐘
|
5-10 分鐘
|
20-30 分鐘
|
2.在凝膠模具中迅速灌入適量分離膠溶液,然后在分離膠溶液上輕輕覆蓋一層1-3 cm的無水乙醇層,使凝膠表面保持平整。
3.靜置5-10分鐘,待分離膠和乙醇層之間出現一個清晰的界面表示凝膠已聚合。
II 配制濃縮膠
去除覆蓋在分離膠上的水層,用濾紙將殘留的水吸去。
1.按照表一將不同成分加入到小燒杯或離心管中混合;立即混勻5-10秒,以使溶液充分混勻。
2.將梳子插入凝膠內,避免產生氣泡。
3.靜置20-30分鐘待凝膠聚合
三. 電泳:
1. 10×Tricine-Tris-SDS緩沖液配制:
將10×Tricine-Tris-SDS緩沖液(10×TTS)粉末(Cat No:CB010P)置于一干凈的一升燒杯中,加入500ml超純水,徹底攪拌混勻,不要調節(jié)pH,即配成500ml 10×TTS緩沖液。
表三 1×TTS緩沖液配制
|
1×TTS配制量 500 ml
|
1×TTS配制量 1000 ml
|
10×TTS
|
50 ml
|
100 ml
|
超純水
|
450 ml
|
900 ml
|
注:伯樂Mini III電泳槽一次電泳使用500ml 1×TTS緩沖液。
2. 樣品處理:
待上樣的檢測樣品與2×Tricine上樣緩沖液[Cat No:TP050]等體積混合,95℃處理5-10分鐘后上樣。蛋白Marker一般已經含有上樣緩沖液,根據說明書上樣(預染Marker不能加熱處理,非預染Marker上樣前一般要95℃處理5-10分鐘)。
將電泳槽的內槽加滿1×TTS緩沖液,輕柔拔出梳子,用1ml移液器將梳孔吹洗干凈,將Marker或蛋白樣品(已經過處理)加入點樣孔,穩(wěn)壓電泳(表四),至藍色指示前沿至分離膠下沿位置時即可停止電泳。整個電泳過程大約需要2.5-3個小時。
表四 多肽電泳條件
恒電壓
|
150V
|
起始電流
|
60-75mA/板膠
|
結束電流
|
15-25mA/板膠
|
電泳時間
|
2.5-3小時
|
四. 染色(使用組分9-FastBlue蛋白染色液):
● 用前必讀:
1 使用前如發(fā)現瓶中有少許沉淀,請混勻后使用。
2以下“使用方法”是針對0.75mm和1.0
mm厚度,10×10cm凝膠染色程序。
● 使用方法:
1. 將電泳后的PAGE膠取下放入塑料容器中,加入適量染色液(以剛剛覆蓋過膠面為適),條帶1-2分鐘即可見。
2. 搖床上常溫搖動10-15分鐘。
3. 觀察結果。
● 注意事項:
1. 使用方法中的各種參數僅針對面積8×10cm或10×10cm,厚度0.75mm和1mm的凝膠,如果使用更大面積或更厚的凝膠,請加入更多的染色液并延長染色的時間。
2. 常規(guī)染色所需的漂洗,固定,脫色步驟都無必要。
3. 本染色液可以重復利用1-2次,敏感性會有輕微下降,請延長染色時間。
4.
本染色液有輕微腐蝕性,請帶手套操作。使用后,請蓋好瓶蓋,常溫密封保存。
緩沖液配方:
1.
10x Tricine-Tris-SDS緩沖液 (1
L) (Cat No:CB010P)
組分濃度:1 MTris,1 MTricine, 1% SDS
Tris
base 121.1 g
Tricine 179.2 g
SDS 10 g
ddH2O to1 L
Do not
adjust the pH (~pH 8.3)
2. 2×Tricine蛋白樣品加樣緩沖液(10ml) (Cat No:TP050)
組分濃度:100 mMTris-HCl, pH 6.8, 24% glycerol, 8% SDS,0.2MDTT,0.02%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-250
1ml 1MTris-Cl pH6.8
2.4ml 甘油
0.8g SDS
0.31gDTT
2mg 考馬斯亮藍G-250
用滅菌ddH2O定容至10ml
混勻分裝-20℃貯存?zhèn)溆?
多肽電泳配套試劑
使用該產品發(fā)表部分文章列表:
1. [2016 IF=1.75] Metal-Chelate Affinity Precipitation with Thermo-Responsive Polymer
for Purification of ε-Poly-L-Lysine.
Product:RTD6120 超低分子量蛋白電泳試劑盒
Author: Sipeng Li, Zhaoyang Ding, Jifu Liu, Xuejun Cao.
Journal: Appl Biochem
Biotechnol. May 20 2017.
Institution:East
China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
Paper link: https://link.springer.com/article/10.1007/s12010-017-2495-3
2. [2020 IF=2.896] 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
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 based on bacitracin-modified
Fe3O4@PDA magnetic beads combined with matrix-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
ionization-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.
Product:RTD6120 超低分子量蛋白電泳試劑盒;RTD6110 彩虹預染超低分子量蛋白Marker
Author: Feng Qin,Xiangmin Zhang
Journal: Analytical
Methods 2021,13,2804
Institution: Department of Chemistry, Fudan
University,
Paper link: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4075956/